《黃帝內經》中養生三原則

 




《黃帝內經》是一部理論性極強,內容異常豐富、全面的醫學巨著。但縱觀全篇,真正涉及到內服的治療方劑則數之寥寥,可是在針砭外治方面,預防養生方面卻佔有很大的篇章,尤其是提出的清積、和中、養元三原則更是精闢絕論。
  




首先講“清積”。中醫有個概念叫“積聚”。積聚分為:氣積、血積、食積、酒積、痰積、肉積、水積、乳積……這些積滯犯于經絡則經絡湮瘀,犯于血脈則血脈阻塞,犯于五臟則五臟受累,犯于筋骨則筋骨獲殃。究其積聚的成因,中醫認為有外因和內因兩大因素。所謂外因,中醫認為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謂內因則是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營養過剩、運動量減少使營養物質不能消耗利用而積存體內、或因情志抑鬱造成陰陽代謝失衡、有毒物質和惰性物質不能及時排泄而滯留體內,這就是造成積聚的主要原因。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積為百病之源,先積而後著風。我們不妨結合積聚的成因來看一下現代疾病及亞健康症候群中沒有一個不與積聚有直接因果關係,故有十人九積之歎!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積聚不除,人何以堪。《內經•湯液醪醴論》針對上述“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的普遍現象,響亮地提出了“清積”這個典型的調治原則,用清瀉祛積的方法,疏通洗滌臟腑血脈,這樣才能達到精神自生,形體自盛,骨肉健壯,健康長壽的目的。
  




其次講“和中”。和法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原則,《內經•五常政大論》指出,無疾者求其藏,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己。大意是:由於積聚糟粕長期盤踞在人體內,不同程度會給各臟腑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如同盜賊潛入家中,必先開門驅賊,就是先以藥祛積,無積後當求其藏,食以隨之,以食療調其腸胃,和其中外,修復藩牆,方可萬事大吉。“中”從廣義講,泛指體內腹腔,有“中府”“中州”之謂;狹義講,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統。中醫對脾胃及其功能高度重視:“脾胃者後天之本”,認為人的健康長壽與否,根本取決於脾胃的壯旺與否。再者,脾胃為人體營養敷布的總樞機關。《內經•經脈別論篇》指出:“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入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由此可見,脾胃不但吸收水谷精華,分佈人體所需營養,而且還有統調臟腑陰陽,經絡血脈的關鍵作用,中醫所說的“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就是這個道理。從這上面看,調理脾胃、和其中外的養生原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第三就是“養元”。元氣是人們安身立命,健康長壽的總宰。是人體精、氣、神統攝的總匯。清代醫學家徐靈胎這樣描述說:“元氣者,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于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其成形之時,已有定數”。並說:“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皆賴此也”。這就是說,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源。雖然它是視之不見,求之不得,但它卻是實際存在的,並且對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壽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還把元氣對於生命比喻為薪柴與火的關係:“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漸久則烈,薪力即盡,而火熄矣。其有久暫之殊者,則薪之堅脆異質也”。大意是:生命的長短,取決於元氣的盛衰,就像火燃的久暫,取決於薪質的堅脆是一個原理。談到養,很多人就會認為養就是補,這是一個誤區。養和補是不是同一個概念?並不盡然。
  




《內經•五常政大論》裡明確講道:“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複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聖王。”就是說養是有前提的,必須先清除糟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修復臟腑,這是關鍵。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體內營養通過臟腑是會相互轉化的,也會相互補充的。我們通過調整臟腑功能,把那些惰性的功能啟動為積極的功能,把那些無用的物質轉化為有用的物質,通過調整,使陰陽得以平衡,元氣得以濡養,精氣得以充盈,這樣“調”字當頭,養也就在其中了。通過調養,使人體呈現一個高度和諧統一狀態,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完美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