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常合併暴飲暴食或沒食慾問題


【記者萬博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10/03

調整字級:



憂鬱症患者不少合併飲食疾患,暴飲暴食或沒有食慾,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營養師黃允臻說,當1個月內體重改變5%以上,建議由精神科醫師治療,必要時可轉介營養師協助。

黃允臻表示,水果中香蕉富含色胺酸與維生素B6,可促進血清素合成分泌,振奮精神。其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柳丁、芭樂、蕃茄、奇異果、葡萄柚、草莓等,人處於壓力下,腎上腺素分泌旺盛,適度補充維生素C,有抗壓緩解緊張情緒的作用。

牛奶、小魚乾、優酪乳、豆腐、花椰菜、芥藍菜中的鈣質有助於神經刺激的傳達。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燕麥片、全麥饅頭、五穀雜糧麵包,幫助血清素增加,使血糖、胰島素趨於穩定,以緩解情緒。堅果類如核桃、腰果、松子、杏仁、芝麻都具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血管細胞更為柔軟,對神經傳導有助益,增加血清素分泌,讓情緒穩定。

南瓜則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維生素E,可以提升免疫力,具有抗氧化作用。黃豆含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對神經活動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黃豆所含有的異黃酮素能有效改善婦女更年期熱潮紅及情緒不穩的不適感。

維生素B群堪稱「紓壓劑」,能維護神經系統穩定、消除疲勞、提振精神讓人更放鬆心情。食物中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胚芽米、糙米、全麥麵包、酵母、深色蔬菜、全穀類、瘦肉、蛋類、牛奶等。

營養師表示,3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才能使各個細胞器官正常運作,吃進去的養分充分被身體利用,精神好、心情自然就愉悅,再配合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學習釋放壓力,讓情緒獲得抒發,同時也增加抵抗力,就是最佳抗憂鬱方法。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在中醫認為,憂鬱症是由於心血不足,出現煩燥、心悸、心神不寧等症狀。在飲食上要均衡地攝取維他命C、E、D,及適當地補充蛋白質與脂肪。避免食用會引起亢奮的物質,如茶、咖啡、可樂、香煙、檳榔等,以免影響到睡眠的品質。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憂鬱」是一種煩燥、沒有耐性、很煩、容易發脾氣的感覺。情緒的起伏極大,會易怒、不快樂、煩燥。對事物喪失興趣,甚至出現有睡眠障礙的問題。思考專注力會減退。覺得疲倦、沒有活力。以及對自己的挫敗出現強烈地罪惡感。患者要有規則的作息,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及適當的運動,讓生理、心理均健康。

陳醫師表示,中醫看待憂鬱症,是因為身體陰陽失去平衡,而導致一些情志、情緒上的症侯群,而使得情志調控失常。認為跟身體的五臟是相關的。臨床上可找出心和臟腑的問題,加以治療、改善。

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心脾兩虛」者,可用養心湯或歸脾湯來改善。「肝氣鬱滯」所導致的胸悶、脅肋脹痛,可用疏肝解鬱的藥方來改善,如四逆散加減。「肝鬱脾虛」可用疏肝理氣、涼血、健脾藥方,如逍遙散;針對「肝腎陰虛」患者則可用滋腎陰、養肝血的藥方,如六味地黃丸加減。




 

引用網站: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