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以潤燥生津為主





華夏經緯網   2011-10-17 10:33:21   
 


















   秋季最傷人的邪氣是“燥氣”。內經認為。肺居胸中,為五臟之華蓋,主諸氣,司呼吸,開竅于鼻。肺吸入的清氣與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相結合,化生為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秋季養生應遵循“潤燥”的原則,當以潤燥生津為中心。


  秋燥,是中醫之病名,特指感受秋季燥氣而發的熱性病。因秋令太溫,久晴無雨,風陽化燥,乘虛襲肺,使人感覺鼻幹、唇幹、咽幹,常伴有幹咳、舌紅、苔幹、膚幹、發枯、便秘、尿赤等不適。如何潤燥是我們關注的話題。


  多吃果蔬:氣候乾燥,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潤燥要從衣食住行著手。注意改善居住環境,保持室內一定濕度。增加人體水分攝入,多吃梨、水蜜桃、西瓜、葡萄、鮮藕、青瓜、芹菜、荸薺、胡蘿蔔、冬瓜、番薯等。這些果蔬水分多,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秋季飲食不能少。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火上加油。


  潤燥之品:杏仁、大棗、百合、枸杞子、蓮子、核桃仁、蜂蜜、菊花等都是潤燥之品,能清熱、補中、潤燥、生津、止渴。可以用來當零食、煲湯或泡茶,對潤燥生津有良好輔助作用。


  潤燥美食DIY


  烏雞板栗煲


  烏雞1只,板栗100克,紹酒30克,鹽、白糖、芝麻油、蔥花、薑絲適量。


  烏雞剖開,洗凈切塊,焯水。鍋中放油,燒熱,入蔥花、薑絲,炒香,入雞塊、板栗、紹酒,加點水武火燒開,轉砂鍋,文火燜酥,加調料,即可享用。


  烏雞,具有養陰退熱、補中止渴、補虛強筋等功效,老少咸宜。板栗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具養胃健脾、補腎強精等功效。 


  注意:小兒不可多食。


  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玉竹、花粉、桑葉各10克,扁豆、生甘草各5克。加水煎至300毫升,當茶飲。


  本品出自清代名醫吳鞠通之手,載于《溫病條辨》一書,至今使用200餘年,深受醫家推崇。方中前4味,滋陰潤燥,生津養肺;桑葉輕宣燥熱,最後2味,益氣和中。全方性味甘寒,生津止渴,具有清養肺陰,潤肺祛燥功能。可用於慢性咽炎、支氣管炎、幹咳少痰、舌幹無苔、陰虛肺燥者。


  雪梨銀耳湯 


  雪梨1隻,水發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 


  將水發銀耳去蒂洗凈,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盅內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 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蓮子百合羹


  蓮子15克、乾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


  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羊城晚報  文/廣州中醫藥大學附一院顱腦科副教授 吳運泉)



 


責任編輯:袁丹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