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錦囊》外邪入侵肢體、經絡、肌肉、關節 成痹證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1/10/25

調整字級:




痹證為中醫病名,也可稱為痹痛,病因為外邪侵犯人的肢體、經絡、肌肉、關節,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最後引起腫痛、麻木、疼痛等症狀。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當肢體患有風痹、寒痹、濕痹、熱痹等病症且日久不癒,將產生各種病理變化,例如出現瘀斑、關節結節、關節腫大、活動不順等症狀。

林高士醫師指出,痹證病理變化通常是患者久病使人體氣血耗損,因而呈現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肝腎不佳等證候;值得注意的是,痹證日久不癒,又重覆感染外邪,將恐導致病邪從經絡侵入而累及臟腑,當出現臟腑痹的證候時,其中以心痹較常見。

林高士進一步指出,臨床上,傳統中醫通常根據有無熱象,首先辨清風寒濕痹與熱痹,但主症都是關節、肌肉等患處疼痛。在風寒濕痹中,風邪偏盛者為行痹,患者常兼有游走疼痛,時而上肢,時而下肢等症狀;寒邪偏盛者為痛痹,患者常兼有痛在定處,疼痛較劇,得熱則疼痛感覺到減緩。

如果濕邪偏盛者為著痹,患者常兼有肌膚麻木,肢體關節重著;如果出現風濕熱共同侵犯肢體者,則容易衍生成熱痹,主要特點是關節灼熱,紅腫發熱,容易口渴等症狀,痹證患者宜盡早接受治療,以便避免產生病變。

臨床上,痹證是以關節、肌肉等疼痛症狀為主症,如果拖久未治療,日久就容易產生病變。林高士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治療原則主要是以去風散寒、除濕清熱、疏經通絡為主,如果患者病久已耗損氣血,則應注意調氣養血,補益肝腎。

林醫師指出,治痹證,常用中藥材包括白芷、威靈仙、秦艽、羌活、獨活、細辛、川椒、桂枝等藥材,這些為去風藥,能發汗去濕,多為辛溫香燥藥物,能去風散寒止痛,不過用藥上宜謹慎,因為容易傷陰耗血,用藥當中病即止,陰血不足患者則當慎用或禁用。

牡丹皮、連翹、黃柏、土茯苓、薏苡仁、木防己、金銀花、澤瀉等藥材,這類藥物多半苦寒,能清熱消腫止痛,但有傷陽敗胃的弊病,脾胃虛寒者應當慎用比較妥;赤芍、三七、川芎、丹參、三稜、紅花、莪朮、桃仁等中藥材,能活血化瘀止痛,不過,這些藥物也有缺點,就是容易耗血動血,有出血傾向者應當慎用。

雞血藤、熟地、當歸、丹參、芍藥、甘草等中藥材,能補虛止痛,然而,這類藥物多屬甘味滋補藥物,有膩滯脾胃,妨礙人的脾胃運作消化的壞處,脾虛便溏者,宜配合健脾助運化的藥物使用。

地龍、水蛭、露蜂房等中藥材能搜風止痛,但這些藥物多偏辛溫,作用較猛,有些藥材也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用藥應慎重,用量也不可太大,患者更不宜長期服用,須由中醫師慎用,中病即止。



引用網站: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