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高脂血症是因濕、因痰、因瘀所致,主要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很大關聯,中醫辨證上分為下列六種治療方式:


一、益氣健脾祛瘀: 屬原發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療方式,其發病原因屬先天脾胃虛弱,脾胃運化輸布水液的功能失調,痰濕內生,致使血脈瘀阻而發病。本法可振奮脾胃,疏通脈絡,達到降脂目的。常用藥物如四君子湯、黃耆、當歸、赤芍、丹參、山楂、桃仁與紅花等。痰濕重者,加陳皮、薑半夏、澤瀉與鬱金;胸悶胸痛明顯則加全瓜蔞、薤白及延胡索。


 二、活血化痰: 屬繼發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療方式,多半因於過食肥甘厚味,導致滋生痰濕而發病。 患者體形多呈現肥胖,舌質則紫暗,甚至有瘀點、瘀斑,舌苔則厚膩。本法常用藥物如二陳湯、蒼朮、白朮、蒲黃、澤蘭、薏苡仁、膽南星、鬱金、丹參、山楂、川芎、桃仁與紅花等。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耆; 肝腎不足者則加何首烏、黃精。


三、滋肝補腎: 屬體型消瘦之部份原發性高脂血症的病人,其發病多為素體肝腎陰虛所致。常用藥物如杞菊地黃丸、何首烏、黃精、桑寄生、草決明及澤瀉等。若兼見肝陽上亢者,加珍珠母,或鱉甲、龜板。


四、滋補肝腎活血降脂並用: 屬肝腎陰虛高脂血症患者,治療上屢次使用化痰燥痰之劑,導致肝腎精血更傷,陰涸成瘀,形成陰虛夾瘀症候。故治療上除滋肝補腎,尚需應用活血化瘀之法,常用藥物如杞菊地黃丸、一貫煎、何首烏、黃精、桑寄生、桑椹子、丹參、山楂、赤芍、當歸、澤蘭、大黃、紅花與水蛭等。兼氣虛者,加太子參、黃耆;兼痰濕者,加鬱金、石菖蒲。


五、滋補肝腎祛瘀清熱利濕並用: 部分肝腎陰虛的原發性高脂血症患者,卻偏好肥甘厚味,嗜酒酗酒,造成濕熱內生。多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失眠,口乾口苦,舌苔厚膩而黃,舌有瘀點、瘀斑。常用藥物如杞菊地黃丸、何首烏、冬蟲夏草、桑寄生、山楂、草決明、丹參、薑黃、茵陳、黃柏、石菖蒲等。


 六、清肝利濕: 這是由於嗜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酗酒成性,終致濕熱蘊積、肝失疏泄。其不僅血脂升高,亦有脂肪肝。通常體形多肥胖,口乾口苦,肋脅脹滿或疼痛,心煩頭暈,舌質紅、苔厚膩而滑。常用藥物如龍膽瀉肝湯、茵陳、黃柏、山楂、草決明、鬱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