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甩憂鬱、顧大腦 還要小心肝


















經濟不景氣,生活壓力大,加上大選將至,憂鬱症患者有增加趨勢。

憂鬱症原因很多,生理因素扮演關鍵角色,這類患者腦部通常缺乏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使自律神經失去活力;至於外在原因,主要是在生活中遭遇一些重大失落,如親人去世、失戀、落榜、身體罹病、尤其是慢性疼痛、癌症等,都會造成衝擊,使患者悲傷憂鬱。


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失去興趣、缺乏活力、憂鬱情緒、罪惡感、睡眠障礙、煩躁、激動、不安或遲滯、食欲下降、體重下降或食欲升高、體重增加、自殺意念、注意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等。


有些人斷斷續續發病,也許一年中大半時間都很好,只有一段時間情緒不好而發病,也有人症狀很輕微,但一夕之間突然加重,甚至可能自殺。


中醫稱憂鬱症為「郁症」,認為憂鬱症病灶雖位在腦部,但發病卻與心肝脾腎病變結合,治療必須兼顧心肝和脾腎。


一般分為幾種情況用藥:


1.肝氣鬱結:患者精神抑鬱、情緒不寧、腹脹、胸悶、惡心、食少或便秘等,常見情緒憂鬱者,可用疏肝理氣湯加減。


2.氣鬱化火:患者常頭痛、眼睛紅、耳鳴、口乾、口苦、性情急躁易怒、或併有大便乾結,用清肝解鬱湯加減。


3.憂鬱傷神:患者心神不寧、情緒恍惚、悲痛欲哭、常見女性,用寧神湯加減。


4.心脾兩虛:患者常心悸、易驚恐、健忘、失眠、臉色蒼白、體力較差並有貧血傾向者,用養心健脾湯加減。


5.陰虛火旺:除心煩易怒、眩暈、心悸、還會伴隨腰痠、遺精或失眠,用滋陰益腎湯加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