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甘厚味高血脂症易上身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2012/01/30

調整字級:



高血脂症患者常見飲食失調,造成痰濁、瘀血的現象。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張雲鵬表示,中醫界認為,臟腑功能不足,使脈道瘀血痹阻是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機。並認為痰濁、瘀血的形成是一個全身、漸進性的病理過程。常見飲食過於肥甘厚味,造成脾失健運,凝聚為水濕痰飲而讓血管變生脂濁。

中醫師張雲鵬表示,傳統中醫對於高脂血症的病名以及病因病機沒有明確系統的論述,但對該病出現的眩暈、頭脹痛、耳鳴、肢體麻痹、腰膝痠軟、胸悶、心悸、氣短等一系症狀,古代早就認識到此乃氣血、津液的病理產物,痰濁、瘀血滯留血脈所致。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納以肥甘厚味,而脾失健運,飲食不歸正化,精微濁化凝聚為水濕痰飲而變生脂濁,阻滯壅塞脈道,氣血失其暢流敷布則百病叢生,各種症狀就會顯露。近年來中醫界的專家們認為,臟腑功能不足,使脈道瘀血痹阻是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機。並認為痰濁、瘀血的形成是一個全身、漸進性的病理過程。

張醫師表示,無論是飲食上的肥甘厚味,或者是肝、脾、腎功能的失調,都可能導致代謝障礙,津液失化,停聚為水濕痰飲。水濕痰飲浸漬日久,累及血分則脈道失暢,瘀血形成。中醫認為,高脂血症的產生以肝、脾、腎有密切關聯,屬痰濁、瘀血之例,是以肝、脾、腎三臟之虛為本,以痰濁、瘀血為標的病症。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高血脂症是由於飲食的控制不好,導致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過高,進一步會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硬化。在中醫認為,體內氣血的運行不暢,導致體內的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壅滯,阻塞了經絡,使的體內氣血運化失常。在中醫認為屬於「瘀血」、「血濁」之病,為「痰濁」、「血瘀」之症。此症也是「本虛標實」,虛的是肝、脾、腎三臟的功能失調。

此外,在可能伴隨的高血壓部分,在傳統中醫認為高血壓患者,因攝取鈉的含量過高,所導致的水腫、水分滯留。是由於「肝腎陰虛」,夾有氣滯血瘀的現象,而導致水分的代謝不好,為「本虛標實」之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