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體重超過標準、體態臃腫。肥胖會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圖 :photos.com)

常見疾病五分鐘穴位按摩:肥胖


作者﹕紫圖養生堂編輯企畫中心/編著、黃中全/主筆


 

肥胖

特效穴(滑肉門、商曲穴、消濼穴、大陵穴)

控制熱量與按摩穴位改善

肥胖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體重超過標準、體態臃腫。肥胖會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病因有以下幾種:

● 遺傳性肥胖:由於遺傳和身體脂肪細胞數目增多而造成的,與25 歲以前的營養過剩有關。這種體質的人,其物質代謝過程較慢、較低,合成代謝的速度超過分解代謝。

● 過食性肥胖:由於人成年後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過度飲食,造成攝取的熱量大大超過身體成長和活動所需,脂肪大量堆積而導致肥胖。

● 繼發性肥胖:繼發性肥胖是繼發於其他內分泌疾病或遺傳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其所占肥胖症的比例約在5 %以下。

● 藥物性肥胖:約占肥胖患者約2%,有些藥物在有效治療某些疾病的同時,還有導致身體肥胖的副作用。

診斷要點

● 成年人標準體重為:(身高〔公分〕—100公分)×90%=標準體重(公斤)。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時,稱為超重;超出標準體重的20%,稱為輕度肥胖;超出標準體重的30%時,稱為中度肥胖;超過50%時,稱為重度肥胖。

● 兒童標準體重為:(年齡×2)+8=標準體重(公斤)。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時,稱為超重;超出標準體重的20%,稱為輕度肥胖;超出標準體重的30%時,稱為中度肥胖;當超過50%時,稱為重度肥胖。

取穴按摩

滑肉門:穴位於上腹部的肚臍上方1寸處,距前正中線2寸。首先正坐或平躺,掌心向下,放置在肚臍上1寸、旁開2寸的部位。

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伸直併攏,垂直下按,再向外拉,重複此動作,可以感覺到痠、脹、痛。持續按摩,每日2次,每次2分鐘。

商曲穴:位於上腹部的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首先正坐或平躺,舉起雙手將掌心朝地面放置,利用中指指尖垂直按壓肚臍旁邊的商曲穴。

深呼吸,腹部下陷,用中指指尖垂直按壓此穴,可感覺些微疼痛。每天同時按壓左右兩個穴位,每天2次,每次2分鐘。

消濼穴:位於手臂外側,在清冷淵穴與臑會穴連線的中點處。首先平穩站著,雙手自然下垂,把雙手交叉抱胸、手掌放在對側手臂的中間位置,每隻手的中指所在部位就是這個穴位。四指併攏,向穴位施加壓力,一壓一放。每天早晚按壓兩臂穴位,每次4分鐘。

大陵穴:位於腕掌橫紋的中點處,位於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將拇指指腹放在患腕的大陵穴,中指指腹放在陽池穴,適當力道按壓約1分鐘;再將拇指指腹放在患肢曲池穴,其餘四指放在肘後側,拇指用適度力道按揉 1 分鐘,有痠脹感為佳。每日做1∼2次。

護理治療

中醫

● 準備綠茶、何首烏、澤瀉、丹參各10 克,上藥加水煎服,每日1 劑。清熱排毒。

● 準備烏龍茶3克、槐角18 克、首烏30 克、冬瓜皮18 克、山楂肉15 克。先將後四味一同煎煮後,去渣取汁,再沖泡烏龍茶飲用,改善肥胖。

預防

● 每天攝取總熱量不宜少於1200大卡。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按照營養分配,計算每日總熱量和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

● 應廣泛攝取各種食物,變化愈多愈好,養成不偏食習慣。不要採取禁食某一種食品的減肥方法,例如不吃蔬菜、水果、澱粉,只吃肉類的辦法。

● 絕對不要因貪嘴而破壞飲食減肥計畫。忌喝果汁,盡量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纖維素,既可增加飽腹感,又可防止便祕。

● 口味不可太鹹,以免體內水分滯留過多。烹調方法,以蒸、煮、烤、燉等少油法為宜,不宜吃油炸食物及喝肉湯。

● 增加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例如多選用糙米、胚芽米、麩皮麵包及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

● 嚴格限制糖果、酒類、飲料、甜點、罐頭製品、蜜餞等零食。

● 多做運動。

滑肉門



穴名來歷




「滑」是一種流動的狀態;「肉」是「土」,脾之屬;「門」是經穴進出的門戶。「滑肉門」則是指胃經中的脾土微粒在風氣的運化下,以滑行的方式,輸布人體各部位。

此穴接納從太乙穴傳來的強功風氣,而此穴又出於脾所主的腹部,主性燥熱,在風氣的吹動下,脾土微粒密度大,滿布在穴位,並呈滑行的狀態,所以被稱做「滑肉門」。「滑肉門」又被稱為「滑肉穴」、「滑幽門穴」。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商曲穴



穴名來歷



「商曲穴」又被稱為「高曲穴」、「商谷穴」。「商」是漏刻;「曲」是彎曲、隱祕、不易被察覺。

這個穴位所接納的是肓俞以下各個穴位上行的水溼之氣,一路升騰至這個穴位後,大部分氣血散熱冷縮,但少部分水氣吸熱後持續上行,就像從漏刻中傳出而不易被人察覺一樣,所以被稱做「商曲穴」。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消濼穴



穴名來歷




▼ 「消」是消融、溶解、消耗;「濼」是指湖泊。「消濼」則是指三焦經經氣在此處穴位冷降至地部,且形成小的蓄經水池。

這個穴位所接納的是清冷淵穴傳來的滯重水溼雲氣,到達這裡後,水溼雲氣降溫化為經水落至地部,降落下來的氣血在地之表部匯成湖泊,所以被稱為「消濼」。

其別名有「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大陵穴



穴名來歷




「大」是和小相對的一個量詞;「陵」的含義是丘陵、土堆。「大陵」最淺顯的理解,當然是一個非常大的土堆。

這個穴位所接納的物質是內關穴下傳的經水與脾土的混合物,到達這裡後,脾土物質沉澱堆積,好像小山一樣,所以叫做「大陵」。這個穴位也被稱做「心主穴」、「鬼心穴」。@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圖 :野人文化 提供)

摘編自 《圖解速查 按出自癒力:五分鐘穴位按摩,肥胖、糖尿病、痛經、肩頸痛等常見疾病一按見效!》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