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12/04/06

調整字級:





腹瀉型大腸激躁症,屬中醫「泄瀉」的範疇。林躍明醫師指出,相關病症的確診,患者需12個月內累計12周的臨床症狀,很多患者的體質寒熱錯雜,主要是脾胃受傷因而「清濁不分,含污而下」。

林躍明醫師表示,腸激躁症的患者,大多症狀反覆,且長時間有相關困擾,體質虛實、寒熱夾雜,診斷前提是患者的腸道無結構缺陷或實質的病變,屬於腸道的動力異常及內臟感知過度敏感,症狀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及未定型共4型。

「腸激躁症候群」多被認為與精神情緒因素有關,醫師多建議患者適時紓解壓力,改善緊張,並多練習放鬆、呼吸等方法來調適心情,對病情有緩解作用。適當運動及休閒有助身心調適。至於飲食方面,減少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以減少腸胃道的刺激分泌。

中醫穴位治療常用足三里,位在「膝眼下,三寸兩筋間」,按摩針刺之能改善「腸鳴泄瀉」。

不過,千萬別將所有腹瀉當成腸激躁症,醫師提醒,當有發燒、腹痛、排便惡臭,則可能是感染性腸胃炎,需進一步交由專科醫師鑑別診斷。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