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12/04/12

調整字級:





癌症疼痛影響病患生活品質,范忠澤醫師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疼痛控制需搭配緩解情志障礙的療法,改善肝氣鬱結,緩解疼痛的成功機率較高。

范忠澤醫師表示,疏肝解鬱等方法對治療癌痛、情志障礙有一定的助益。癌症常造成疼痛,由於腫瘤浸潤壓迫神經、釋放前列腺素類物質,常引發疼痛;醫師指出,中醫輔助改善這類疼痛,主要看患者體質的虛實,從脈診、問診、舌診來判斷,不同部位的疼痛也有不同用藥。中醫將癌症造成的疼痛分為不同的性質。

例如所謂寒痛多指患者疼痛遇熱則減。其它如熱痛多指遇冷則舒服,臨床上多需要清熱降火,虛痛多是隱隱作痛,痛處接受按壓、按摩較舒服,常用方為當歸芍藥散、一貫煎。不喜按壓痛處,多用承氣湯。痛有定處如針刺需要活血化瘀,中醫常用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方。痛無定處時痛時止,則常採用加味逍遙散等,但選方仍需由中醫師診斷後決定。

部分胃癌患者脹痛嚴重,痛處不移,甚至可堅硬腫塊。中醫師指出,這類患者如果舌色紫暗,有斑點,脈偏弦滑、沉濇時,多為痰瘀互結型的體質,必須去痰化瘀,軟堅散結,以輔助改善。

化療結束後,中藥調補改善肺脾虛。范忠澤醫師表示,補肺健脾可以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合用,視個別狀況搭配其它藥材。

范醫師表示,化療過後若有體虛情況,多需調補肺脾腎。中醫師表示,肺脾氣虛大致上是指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比較虛弱,患者經常體內有濕。中醫談的脾胃是位於中焦,醫師指出,大致類似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

根據經絡學說,胃的經絡起始於頭部,循經往下走,經絡向上走至腋下,再向上通於舌。中醫常說若胃氣不降,即會引起噁心、嘔吐等氣逆現象;若脾氣不升,則會引起腹脹、腹瀉等症狀。

偏虛體質的分類方面,醫師指出,臉色、舌色偏淡白可能屬於血虛證候或營養不均。如果常伴有氣虛症狀,也就是倦怠乏力,講話無力,便軟,抵抗力差容易感冒,面色白,容易出汗,常會以補血合併補氣藥物,改善效果會較佳。這類患者多有面色蒼白或萎黃,指甲唇色淡,舌質淡紅,體力差,面色淡白,皮膚也容易乾燥及容易合併有頭暈目眩,需視患者體虛的個別表現,決定適合的藥方。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