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2012/06/09

調整字級:




頸動脈硬化患者常見「痰瘀證」症候明顯。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中醫對此症的病機認識,在於氣虛血行無力,痰瘀阻滯絡脈,對於此症狀的治療,應配合補氣、活血、化痰、通絡。

羅明宇表示,頸動脈硬化一般發病年齡較大,中醫認為,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的關係極為密切,臟腑功能依賴腎氣滋養,勞欲過度、氣血虧虛、陰精暗耗等損及腎氣,可能導致臟腑虧損,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血運行流暢有賴於脾氣的充養。五十歲過後,腎氣漸耗,脾胃虛弱,而脾腎虧虛,則氣血運行不利,血液滯而不行,中焦運化受阻,釀成內生之痰,痰與瘀血互結,膠著脈管而為病;即本虛標實,痰瘀為病。

羅醫師表示,研究證實,頸動脈硬化與年齡增長有著密切的關係。年老體虛,或久病傷正,導致氣陰虧虛、肝腎虧虛,是形成脈積的基礎。還有,飲食不節導致胃腸鬱熱,火熱內盛,濕熱、痰濁內結,薰灼血脈,也都是影響因子。在此症發展過程中,肝腎虧虛與火熱又互為其害,形成中風的基本病機。中醫對頸動脈硬化的認識,應當體現在局部與整體兩方面。包括頸動脈硬化斑塊是局部改變,而火盛傷陰、正氣虧虛則是整體病機。

此外,頸動脈硬化斑塊藉由影像檢查,可以發現頸動脈硬化斑塊的有無、位置、大小、數量、性質等;頸動脈硬化斑塊有形可見,其病理屬性多是「痰濁」、「瘀血」呈現。中醫對於此症的病機認識,強調在於氣虛血行無力,痰瘀阻滯絡脈,治療上,應補氣、活血、化痰、通絡,而活、化、通都有「消散」之意,因此,虛、瘀、痰為動脈硬化成因的根本。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古籍中,有提到結合頸動脈硬化病理特點及與年齡增長、臟腑虛衰密切相關,認為它的發生與腎虛密切相關,中年以後,腎陽漸虧,腎精不足,腎陽為一身之陽,溫煦五臟六腑,腎陽虛不溫脾陽,脾虛失健,痰濁內生,脂濁內停,日久血瘀痰凝,痰瘀互結,著於血脈,膠結成塊,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此外,氣血濡養失職,臟腑功能下降,體內脂質代謝失常,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或飲食失節,喜食肥甘厚膩之品,損傷脾胃,濕濁內蘊,阻遏氣血,都可能發病。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