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6/26

調整字級:





壓迫性骨折易被當成腰背疼痛而輕忽。中醫師陳京慶表示,壓迫性骨折患者,常見背痛、駝背或脊椎側彎症狀,疼痛程度因人而異,高危險群應有較高警覺性,應儘快就醫檢查確認。中醫認為,患者初期多有「氣滯血瘀」的症候。

陳京慶表示,壓迫性骨折患者背痛、駝背或脊椎側彎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也有少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背痛,有些患者是曾經跌倒而造成背痛,也有些人只是打個噴嚏或一個簡單的彎腰動作,就造成了脊椎的壓迫性骨折。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重者甚至可能無法站立。

陳醫師表示,壓迫性骨折常會被當成是一般的腰背疼痛所忽略,因此面對較高危險群的人,如曾經有過外傷病史、老年人、更年期後婦女等,要有更高的警覺性。如果發現麻木、僵硬、活動受限、疼痛持續久無改善,就要更進一步的就醫進行X光檢查。另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壓迫性骨折,發作初期腫脹疼痛,多屬於外傷導致「氣滯血瘀」。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中醫治療壓迫性骨折初期用藥可配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用藥。治療期間,可配合指示穿戴附支架的護腰,後期則應配合加強補肝腎、氣血雙補。此外,僵硬問題可適當配合針灸和推拿改善。

陳京慶表示,壓迫性骨折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柴胡疏肝散、復元活血湯、血府逐瘀湯等,骨折後需睡較硬的床,並在骨折處放置軟墊,如果需要的話也必須穿戴附支架的護腰,依輕重不同持續2~6個月的時間,至於復健活動,必須經由醫師診斷後評估,否則在骨頭未接合穩定前任意活動,可能造成骨折處再度受損。

陳醫師表示,在治療後期多半有痠痛無力的問題,這時多屬於「肝腎不足、氣血兩虛」,可用補中益氣湯,或健步虎潛丸來治療。如果經評估後可以進行活動,積極的進行復健運動很重要,因為骨折處經長期固定後,周邊肌肉組織容易發生僵硬的問題,適當的活動可以改善循環,及減少慢性疼痛的後遺症,此時,也可配合適當針灸和推拿,也有幫助。

壓迫性骨折也可能因骨質疏鬆症所造成。陳京慶表示,中老年人族群由於骨質疏鬆機會高,若是坐下的動作太快、搬重物、跌倒等動作,也容易誘發壓迫性骨折的發生。

陳京慶指出,以最常見的脊椎曲屈型骨折而言,當外力集中到椎體前部,同時受到上下椎體的擠壓,超過椎體負荷時就會被壓縮成楔形造成骨折,雖然在頸椎、胸椎、腰椎皆有可能發生,但是大多數的骨折都是發生在胸腰椎段落。

陳醫師表示,本來脊椎以韌帶和椎間軟骨所支撐其彈性及緩衝能力,並不是那麼容易受傷,但是當本身強度下降時,椎體就難以承受外來的壓力和衝擊,少部分的人是因為腫瘤侵犯脊椎,導致局部骨組織受到侵蝕,使得骨折發生率增加。

而大部分人壓迫性骨折的成因,都是由骨質疏鬆症所造成。骨鬆的患者不只是容易造成壓迫性骨折,因為是整體骨質流失,導致骨骼間空隙變多,導致骨骼變脆弱,所以在受到外力衝擊時,其他部位的骨折機率一樣也是較高。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