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7/11

調整字級:





夏季排尿減少,易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表示,夏季流汗增加,水份大多會從排汗過程皮膚表層散失,造成排尿減少;當細菌在膀胱滋生,易引起尿道感染。中醫認為,患者多有濕毒、熱毒、溼熱明顯的症候。

中醫師林舜穀表示,通常冬天人體水份代謝,因為排汗較少,約有七~八成是從尿液中代謝,從皮膚代謝約一~兩成。而到了夏季,流汗大增,天氣炎熱,約有五~六成水份代謝會從皮膚,剩下的才是從尿中排出。當細菌在膀胱滋生,會上行影響尿道,較易增加尿路感染機會。如果女性陰部清潔未注意,排便清潔未完全,也可能將細菌從陰部帶入,增加感染機會。中醫認為,患者常見有濕毒;熱毒;溼熱症候的表現。

林醫師表示,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下焦溼熱」者,除了泌尿系統感染,常見下肢水腫明顯,出現紅腫熱痛,易起紅疹、紅斑,藥方可配合八正散進行調理。還有,若屬「心火旺盛」者,常見影響泌尿道火熱現象;排尿有灼熱感,排尿急迫、疼痛,伴隨失眠,心悸,心煩,藥方可用導赤散調理。

穴道治療可取利水穴道,如陰陵泉、三陰交穴、水泉穴、大鐘穴,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醫師提醒,夏季應多補充水份,即使沒有大量運動,也要多喝水,也可多吃一些利水的食物,如西瓜、椰子汁或綠茶清熱。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