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10/02

調整字級:




女性產後應小心防範乳腺炎的發生。中醫師彭美婷表示,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細菌經乳頭皸裂處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主症狀包括乳房疼痛、局部皮膚發燙、有腫塊等。若母體氣血較弱或有肝氣鬱滯的現象者,產後罹患乳腺炎的機會較高。

中醫師彭美婷表示,乳腺炎多發生於產後2~6周時,由於缺乏哺乳經驗,且乳腺管欠通暢,所以較易患急性乳腺炎。也可能由於餵哺寶寶的次數及時間不足;或寶寶未將奶水全部吸出來;或媽媽的內衣太緊造成輸乳管阻塞;或乳房組織受到外傷等;因各種原因造成乳汁淤積、乳管阻塞。乳汁淤積的時間愈長,乳汁就會愈濃稠,增加排出困難度,受到細菌感染就易造成乳腺發炎。

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乳腺炎最常見成因之一為乳汁淤積。病機為肝鬱胃熱,乳汁鬱積,或夾風熱毒邪侵襲,引起乳絡閉阻,氣血瘀滯,進而腐肉釀膿而形成乳癰。

且母奶產生與氣血所變化相關,而乳房又為肝、胃二經的循行部位,藉由肝胃二經,來接受臟腑氣血的濡養。因此,若是母體氣血較弱(脾胃弱)、情緒不好(肝鬱)的話,產後患乳腺炎的機會則稍高。

中醫治療乳腺炎主要以清熱解毒、托裡排膿為大法。中醫師彭美婷表示,病程初期發展階段,可見肝鬱胃熱初起的「鬱乳期」、乳汁鬱積的「成膿期」;治療原則可從「通法」、「消法」著手。

彭美婷表示,中醫辨證用藥治療上,針對初起鬱乳期的「肝鬱胃熱」證;多因產後憂鬱肝氣鬱,飲食不節胃中積熱,表現可見乳房局部腫脹疼痛,可摸到硬結,伴惡寒發熱,頭痛、舌淡紅或紅苔薄或黃,脈浮數。治療宜配合清熱解毒,行氣散瘀止痛。藥方可用栝蔞牛蒡湯加味。

彭醫師表示,而在成膿期的「乳汁鬱積」證,可見因乳頭受損或內陷,或哺乳、斷乳不當,或乳汁多而少飲,致乳汁淤積,鬱久化熱,熱盛內腐而成。症狀表現見乳房脹痛明顯,局部紅熱,高熱38.3度以上,口渴便秘,或煩燥汗出。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洪數。治療宜清熱解毒,托裡透膿。藥方可用五味消毒飲合排膿散進行加減。

乳腺炎後期可配合「補法」。中醫師彭美婷表示,病程發展到後期進入「潰膿期」,則需要配合「補法」調理。加強托瘡生肌,大補氣血。另外,可配合穴道按摩方式,對於緩解不適也有幫助。

彭美婷醫師表示,在潰膿期階段;常見外邪風熱火毒乘虛而入,與積乳、胃熱相搏結於乳絡而發。表現可見乳房腫脹疼痛,乳房破潰流膿,膿液較黏,並可從乳頭流出膿汁樣乳汁,膿出後破口漸癒。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沈略數或沉緩無力。治療宜托瘡生肌,大補氣血。藥方可用八珍湯進行加減。

穴道保健部分,彭醫師表示,乳腺炎的患者可在家做穴位按摩緩解不適,可取乳根穴(乳首下2吋、約內衣鋼圈中心點)、放射狀由外向內慢慢按壓到乳暈處;膻中穴(位於兩乳連線中點,胸骨上),上下來回按壓數次到皮膚紅熱為止;肩井穴(位在脖子與肩膀中間的筋上)用大指中指食指提捏整條筋;乳癰穴(手心朝上,腕橫紋與手肘連線中點)用大指按壓數次。穴位按壓需達痠脹感為佳,每天不限次數。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