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10/04

調整字級:





眼睛淚液分泌不足或分佈不均時,易出現乾澀、刺痛等症狀。中醫師郭鈺安表示,乾眼症通常是很多因素引起,病因相當地複雜,一般來說屬於燥病,在燥氣較重的秋季容易發病。

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眼睛,而眼淚可以說是肝之液,又中醫有肝藏血的說法,由於津血同源,所以在生理方面相互補充,在病理方面相互影響,如果陰血不足的時候,津液恐怕沒辦法化生,最後可能會造成眼睛出現乾澀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

郭醫師指出,人的眼睛受外界刺激也可能傷到眼睛的脈絡,一旦脈絡受損,津血將不能潤澤到眼睛,加上久視傷血,血虛則津虧淚液少,眼睛將失去潤澤而感到乾澀、搔癢、眼紅、畏光、有異物、燒灼感、視物模糊等症狀,嚴重時將會影響到正常視力。

乾眼症跟人的肝、肺、腎有很大的關連性,肝腎陰虛、肝陰液不足為主要的發病因素,肺失宣降、燥傷肺陰等以致於無法上榮於目為重要的誘發因素。當淚液分泌出現質的改變、量的不足等情況時,患者就開始出現各種乾眼症的症狀。

傳統中醫治乾眼症,強調各種療法互相結合。中醫師郭鈺安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治療這種病症可從肝、肺、腎三臟著手,同時結合各種療法,以滋陰潤燥、益氣生津,一般使用中藥、針灸併治。

郭醫師指出,患者眼睛出現乾燥且沒光澤、患處微紅、灼癢磨痛、某些部位乾結微黃、口乾鼻燥、舌紅少津等症狀,治宜潤燥、養陰清熱,適合使用的中藥材包括石斛、粉光參、麥門冬、甘草、生地黃、阿膠、桑葉、石膏、杏仁、枇杷葉、鬱金等。

患者眼睛出現眼睛乾燥沒有光澤、澀黏隱痛、胞瞼重墜感、眵黏稠微黃、畏光、視力模糊、口乾鼻燥、關節疼痛、便秘溲赤、舌紅、苔微黃等症狀的時候,治宜養陰、清利濕熱,適合使用的中藥材包括生地黃、車前子、菊花、玄參、麥門冬、白芍、白蔻仁、薏苡仁、杏仁、半夏、厚朴、茯苓、竹葉、甘草等。

眼珠出現乾燥無光澤、澀磨畏光、眼極易疲勞、視力模糊、口乾唇燥裂、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等症狀,治宜養陰益氣、滋補肝腎,適合使用的中藥材包括生熟地黃、山茱萸、粉光參、白朮、茯苓、山藥、澤瀉、菊花、當歸、牡丹皮、枸杞子、白芍等。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