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蘇秀枝/嘉義報嘉義】 2012/10/18

調整字級:





一名四十六歲慢性腎衰竭婦人,在例行性血液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飆到五百多,之後診斷出患有C型肝炎。接受藥物治療,卻出現倦怠、口苦、皮膚搔癢等症狀,於是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治療。經過半年治療後,除了肝功能指數逐月下降,追蹤也無持續惡化情況。

中醫科阮膺旭醫師說,C型肝炎主要由血液傳染,如洗腎患者或曾經接受輸血的病人,在感染初期病人並無明顯不適症狀,需由抽血檢查肝指數才能發現。但C型肝炎不像B型肝炎已有疫苗可預防及有效治療。目前雖然有干擾素和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可以治療,但療效卻不明顯,有的病患在停藥後肝指數又再度升高,且出現疲勞感、肌肉痠痛、寒顫、頭痛、食慾差、噁心、血球數目低下等藥物副作用。

阮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肝炎是疫毒導致,也就是病毒感染,加上病人本身的體質因人而異,又可分為肝經濕熱證、肝鬱脾虛、肝腎陰虛等證型,而臨床上依據此證型配合對應治肝炎的藥物,包括經常使用的茵陳、山梔子、大黃、虎杖、柴胡、龍膽草、鬱金、芍藥等,都可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

阮醫師指出,坊間認為肝炎的病人需服用清熱解毒的草藥才能治療,卻往往對於藥物認識不夠或使用的時間與劑量不對,甚至吃了一些成份不明的保肝丸及養肝藥後導致肝臟纖維化,最後演變成肝癌。其實最好的保肝方式,除了養成規律生活、早睡早起的習慣,平時應盡量避免熬夜及吃燒、烤、油炸類等刺激性食物,可多攝取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和水果,既不會增加肝臟負擔,又富含抗氧化物,對肝細胞的修補有很大幫助。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