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10/24

調整字級:





多汗症是不正常的排汗現象,原本不應出汗卻一直流個不停。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陳朝龍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這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調、腠理不固,進而促使汗液外洩失常的病證,病症不因外界環境所影響,如果白天時經常汗出,動則汗流個不停稱自汗,如果睡時汗出不止,醒來卻汗止者稱盜汗。

陳醫師指出,汗是津液的組成部分,經過陽氣蒸發後,從玄府(亦即汗孔)排出體表。中醫認為,凡是不因驚恐、情緒激動、氣候炎熱、衣服過暖等因素所影響而汗出不止者,就可以稱為汗證,即多汗症指的是全身或局部汗腺過度分泌的情形。

陳朝龍醫師指出,多汗症屬於傳統中醫自汗、盜汗的範疇,並沒有特殊的病名。不過,早在古籍《黃帝內經》就有出汗的相關描述,譬如「五臟化液,心為汗」,又如「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從這裡就指出汗與心的關係相當地密切,而汗液為人體的津液之一。

出汗的原因通常因人體陽氣蒸發陰液所形成,所以才會有「陽加於陰,謂之汗」的說法,也認為民眾在大熱天穿著厚衣服會促使腠理開、汗排出,在天氣嚴寒時則腠理閉,氣濕不行,這時水不留於膀胱,便為溺與氣,也就是說,生理性出汗與氣溫高低、衣著厚薄有關。

天熱汗出多,天冷汗出少,同時相對地小便將會增多。另外,中醫對異常出汗也有相關的描述,認為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異常出汗的問題所在。通常多汗症發生最多的地方是在手心、腳底、腋窩等汗腺分佈較多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如遺傳、糖尿病、低血糖、甲狀腺疾病、腦下垂體或下視丘病變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多汗;此外,人體排汗過程當中,還可能受到情緒、飲食、體內荷爾蒙高低、某些藥物、罹患某些疾病所影響。

多汗症中醫療法常有虛實之分。陳朝龍表示,從虛、實兩證著手,採取內服中藥配合針灸治療,虛證的多汗現象屬於冒冷汗類型,這類形容易怕冷;實證的多汗現象屬於大汗淋漓類型,這類型可能伴隨血壓相對較高、火氣大等表現。

陳醫師舉例指出,中醫辨證自汗、盜汗時,應著重辨別陰陽、虛實,一般來說,通常虛多實少,譬如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但肝火濕熱等邪熱鬱蒸所造成的多汗屬於實證。

陳朝龍醫師指出,如果患者的病程日久或病情變的嚴重時,可能出現陰陽虛實錯雜的情況,自汗患者久則可傷陰,盜汗患者久則可傷陽。患者甚至可能出現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之證,若是邪熱鬱蒸、病久傷陰的話,則可見虛實夾雜之證。此外,陽虛、瘀血、濕熱等也可能導致發生盜汗的現象。

治療時,虛證應益氣養陰、固表斂汗,實證當清肝泄熱、化濕和營,但如果是虛實夾雜者,則應根據虛實主次而適當兼顧。令外,由於自汗、盜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洩為共同病變基礎,因此,可酌加麻黃根、浮小麥、五味子、牡蠣等固澀類中藥材,以增強止汗的作用。

針灸療法可取心包經區域,從心協助調理,比如內關穴、神門穴,有助於起到緩急、安神鎮靜等作用。在內服中藥複方、外施針灸療法之下,將有助於改善多汗症患者異常出汗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