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12/18

調整字級:




當嘴唇生瘡時,患處常出現搔癢、灼熱,然後長出一撮小水泡。中醫師彭憶雯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嘴唇生瘡多半為唇瘡所致,好發於嘴角、唇緣、臉頰、鼻孔周圍等地方,當水泡破裂後,就會變成為形狀不等的潰瘍。

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四白,且足陽明胃經挾口環唇,因此,唇瘡跟人的脾胃有關,病因在於脾胃濕熱內生,可能患者愛吃辛辣厚味類食物,加上風熱外襲,以致於引起濕熱循經上行,到唇部後就化腐生瘡。若脾氣虛弱又外感燥熱外邪、溫熱病後又傷陰化燥,也可能誘發唇瘡。

彭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唇瘡不一定會馬上發作,通常會在人體抵抗力變弱時才會病發。有時候唇瘡會伴隨感冒等發熱性疾病出現,所以又稱熱瘡、熱氣瘡。簡單來說,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或精神過度疲勞時,唇瘡就容易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唇瘡需辨別虛實,實為風火濕熱,虛為陰虛血燥,原則上,可從脾胃論治,實症宜疏風、清熱解毒,虛症宜祛風、養血潤燥。預防與調護方面,建議患者應避開菸酒、花椒、薑、蔥、蒜、辣椒、羊肉等食物,可多吃百合、苦瓜、木耳等食物,在保養唇部時,可用護唇油滋潤,平常應避免舔唇、咬唇等壞習慣。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