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3/01/25

調整字級:





椎間盤退變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族群。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隨著年紀老化,過度勞損,體質衰弱,元氣損傷,也會影響血行無力,造成椎間盤退化。中醫認為,經絡或筋骨問題都離不開「氣血」,中醫治療原則「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著手。

陳醫師表示,中醫氣血理論應用在椎間盤退變性疾病防治上,通常強調治療局部勞損,要聯繫到氣血、營衛、臟腑、經絡功能的病理變化,同時要注重整體辨證。

椎間盤退變性疾病根本病機是「氣虛血瘀、本虛標實」。陳萍和表示,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病程往往較長,治療可從補益肝腎著手。搭配理氣止痛、溫陽散寒用藥。

陳萍和表示,此症早期多因風寒濕邪久留不去,流注經絡、血脈、關節,影響「衛氣」發展的病理變化。發展到中後期,往往病情複雜,氣虛血瘀,形成血氣不和。以素體虛弱、肝腎虧虛為本,損傷、外感風寒濕邪為標,因此治療應補益肝腎而固本,理氣止痛、溫陽散寒治其標。以獨活寄生湯為基本方,根據臨床辨證隨證加減。

杜仲、牛膝、桑寄生可補益肝腎、袪風濕止痛;獨活、秦艽祛風濕,止痹痛;黨參、茯苓、甘草補氣利水;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活血化瘀,通利血脈;肉桂、細辛入少陰經,溫經散寒止痛;陳皮、香附、佛手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醫師表示,獨活寄生湯有內補肝腎、外散風寒的功能,同時根據此正特點,加用疏肝解鬱之品,可調理患者不良情緒。治療期間應多臥床休息,並依照醫師指示,搭配進行有益的腹肌和腰背肌鍛鍊,更能促進病情的痊癒。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