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3/03/12

調整字級:





月經周期異常,可配合中醫「補虛」方向著手。中醫師劉漢濬表示,中醫認為,月經先期經常與血熱、虛熱、氣虛有關。月經後期與虛證、寒證有關。可依照症候、體質個別搭配補益方。如有寒證現象者,可另配合溫藥類中藥調理。

劉漢濬表示,月經先期中,「血熱證」的患者常表現有經量多,經色鮮紅,脾氣暴躁;「虛熱證」,則常出在常熬夜的陰虛體質病人身上,嘴舌容易有口瘡的產生,時時感到口乾舌燥。

「氣虛證」的患者,則容易感到疲倦懶言,月經顏色也比較偏淡。中醫治療上,血熱者會用黃芩、黃連、黃柏等苦寒的藥物去清熱;虛熱者會注重養陰用玄參、生地、麥冬,並酌加一些清虛熱藥如地骨皮;以及氣虛的會重補氣用人參、黃耆等補益藥物。

劉醫師表示,月經後期常見虛證、寒證症候。如果患者大病過後或飲食營養不良,面色萎黃,容易頭暈心悸,這是「氣血虧虛」的表現,治療上會使用八珍湯等有人參、當歸等補養藥物的方劑。

如果月經量少色暗,小腹冷痛,手腳冰冷等屬於「寒證」的表現,治療則會加上溫藥如肉桂、附子等。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