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3/04/12

調整字級:





中醫師顧明津表示,中醫認為,引起小兒泄瀉的病機,多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脾胃虛弱為多見。病變位置主要在脾胃。由於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脾胃受病則水穀不化,影響到消化,清濁不分,合汙而下形成泄瀉問題;加上外感風寒外邪侵襲,飲食積積,脾胃虛弱,或因突然感受到驚恐、驚嚇,也會造成脾運紊亂,而發生腹瀉。

久瀉也會影響到體內陰陽平衡。顧明津醫師表示,常見「傷陰泄瀉」、「傷陽泄瀉」;可由斂陰、溫陽方向著手調理。

針對「傷陰泄瀉」證者,治療原則宜配合酸甘斂陰,藥方可用連梅湯調理。如有餘邪未清者,可去除方中生地、麥冬、阿膠,加上生白芍、生甘草、石斛、蘆根,以幫助清養胃陰。

「傷陽泄瀉」治療應採「溫陽救逆」,藥方可選用參附龍牡湯調理,泄瀉不止可加上乾薑、白朮,以達到溫中扶脾的功能。其他單味藥應用部分,包括如蒼朮,也常用於治療幫助袪濕作用,以及車前子也有助緩和腹瀉。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