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1號 電話:(02)25584291 25591041 傳真:(02)25596123 營業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 9:00~20:00 星期六9:00~19:00

目前分類:認識疾病與保健 (4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癲癇俗稱羊癲風,為多種原因所引起的腦功能障礙。中醫師林經偉表示,這種病症常出現突發性神智異常的狀態,患者的精神恍惚,有時候會口吐白沫、眼睛往上吊,有時候突然仆臥在地,昏倒不省人事,而且還會口吐涎沫、四肢抽筋,像這種情況平時以治本為重,可使用「鎮靜安神」類中藥材來治療、穩定病情。

林醫師指出,以前癲癇常有癲、癇之分,也就是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後來才將癲癇合成一個特殊的病症。中醫認為病因可分為痰癇、驚癇、風癇、瘀血癇等類型,其病位主要在於「腦竅」,常涉及心、腎、肝、脾等四臟腑,當患者發作時病情常有輕重程度之別,這種情況常跟痰濁深淺、正氣盛衰有關。

簡單來說,當這種病症初發的時候,由於正氣未衰、痰濁不重,所以發作頻率較少,等到病症反覆發作的時候,這時候正氣已衰、痰濁不化,所以發病會愈來愈頻繁,而且病情也愈重。

治療平日以治本為主,患者出現四肢痙攣、腳弓反張、牙關緊閉等急性發作症狀時,應治標,傳統中醫用藥偏重於定癇、豁痰順氣兼息風開竅。如果患者脾虛則宜健脾、如果患者肝火旺盛則宜清肝瀉火。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候轉冷,早晚溫溼度變化大等,皮膚過敏者容易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應在生活中,注意防範避免病情惡化的誘發穿著、飲食等。

異位性皮膚炎特徵影響

異位性體質,包含有家族遺傳性異位性皮膚炎體質,還有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表現會出現皮膚搔癢。在身體的彎曲處,有紅色融合性的丘疹伴隨明顯的癢感,也常因經常搔抓而產生苔蘚狀的外觀。

幼兒可見在臉上、四肢伸側有濕疹性變化。有慢性及反覆性發作的皮膚炎;一般12歲以前會消退,有少數會則持續到成人階段。而成人通常在身體彎曲部位有苔蘚化的皮膚病變。還有,手部濕疹的變化,外陰部苔蘚化的情形而留下發炎後顏色變黑的情形。

異位性皮膚炎誘發因子

環境如溫濕度變化大,皮膚過敏患者容易誘發症狀,包括如體質較敏感的幼童,本身有過敏體質者,都容易發作。食物過敏造成,如牛奶及奶製品,蛋類,麥類,海鮮類,花生醬,巧克力,草莓,蕃茄,鳳梨等食物的攝取。其他可能造成皮膚炎的過敏原,還有如毛毯,羊毛的衣服等,應儘可能的避免接觸,也應儘量少用香水、化粧品,平常衣物上的清潔劑也應徹底的清洗乾淨。

專家看法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患者應避免持續搔抓,如果抓破皮,易發生細菌感染。臨床上曾有患者抓到整個腳的皮膚都破皮,感染細菌,還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的問題,需配合止癢以及抗生素藥物治療,才能慢慢好轉。建議癢的時候,可稍為用濕冷敷的方式讓患部暫時的感到舒緩,鎮定一下也有助止癢與消炎。

注意事項

有濕疹問題者,平常清洗時,應少用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的肥皂,也應避免以太的熱的水來沖洗皮膚,避免過度的淋浴,造成皮膚的過度刺激,易加重症狀。還有,應避免易發癢的衣料,如毛料、尼龍。以及生活中過多的壓力與情緒變化。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首波冷氣團報到,氣溫像溜滑梯一樣直線下滑,尤其是晚上、凌晨更冷,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血壓控制。國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主治醫師葉姿辰提醒,高血壓患者在上午七點到九點間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最高,因此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保暖,起床過程也要盡量不急不徐,不要太過匆忙,以免影響血壓穩定。

葉姿辰醫師解釋,高血壓患者早上七點到九點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原因在於,經過一晚上睡眠、沒有喝水,血液會變得比較濃稠,加上剛起床交感神經較為興奮,會造成心跳加快、血管收縮,這樣血壓就容易飆升,增加中風、心肌梗塞風險。

葉姿辰醫師表示,氣溫下降,高血壓患者血壓便容易因溫差過大而失控,舉例來說,像洗澡後出浴室、剛從餐廳吃飽走到室外、睡醒從溫暖被窩出來,都會面臨溫差過大狀況,此時就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另外,天氣變冷,吃火鍋、藥膳機會就會增加,而這些菜餚、湯品、沾料多半含有大量鹽分,鹽分攝取過多,血壓也很容易上升。

高血壓通常沒明顯症狀,不過有些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臉發紅等症狀。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抽菸習慣的人都是高血壓高風險群。高血壓患者最好一天量一、兩次血壓。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便不順可能影響造成皮膚問題。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排便順暢不僅是維持腸胃道健康的首要法則,對於皮膚的健康也是同樣重要,在臨床上的確有不少臉部痤瘡患者有著嚴重便秘問題,可配合食療改善。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若有便秘會影響外在的皮膚。因為有便秘困擾者,往往身體的循環會處在一個有阻滯的情況,如「胃火盛」、「胃陰不足」、以及「腸液虧耗」都會造成便秘問題。在臨床上這三種類型的患者都很常見。除了用藥治療,日常生活可配合食療改善。

李醫師表示,胃火盛的患者應避免再熬夜以免火上加油,身體熱像更嚴重。胃陰虛和腸液虧耗的患者,則在日常飲食上也要多攝取水分,和有潤稠滋潤的食物,如秋葵、川七葉、山藥、木耳、百合都是很好的潤腸食物。家中有老人家或小孩有便秘問題者,可多喝些蜂蜜水潤腸,或煮些芝麻粥吃,都是改善便秘很棒的食材。

中醫調理便秘造成的皮膚問題,可分實證、虛證。李思儀醫師表示,胃火盛者,屬於實證,可配合清腑通便,退胃火調養。虛證包括胃陰不足、腸液虧耗者,可配合從滋養身體陰液方向著手調理。

「胃火盛」患者飲食多喜吃辛辣炸物,除造成便秘也會造成口臭、口乾、皮膚痤瘡,嚴重甚至會有齒齦腫痛或出血。這類患者可用「清熱退火」的藥物治療,如清胃散加減。如多日未排便,則加可上調胃承氣湯清腑通便,胃火退則皮膚痤瘡自然痊癒。

而「胃陰不足」、「腸液虧耗」都屬於虛證,兩者同樣會排便困難,可見於熱性疾病患病過後,有些年紀大的患者也有不少屬於腸液虧耗,通常這類患者不見得會長痤瘡,但有可能會有皮膚搔癢或過敏的狀況。針對這類患者苦寒清熱退火並不合適,選擇能滋養身體陰液的潤滑食物,能幫助改善便乾難排的情況。藥方如養胃湯加減,若便乾澀難出,則可加上潤腸丸。而皮膚過敏乾癢問題,多補充白木耳,對滋潤陰液也有幫助。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歲過後眼睛老化,老花眼容易發生,造成對近物對焦的視力問題,雖然老花眼屬於自然現象無法避免,但仍可利用一些護眼方式,預防老花眼提早報到,以及延緩老花眼的惡化。

老花眼成因影響

老花眼主要是由於眼內晶狀體的彈性,隨年齡增長,而漸漸降低,一般常見到40歲以後發生,在看近物時,晶狀體弧度不足,未能把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也有可能是晶體弧度隨年齡改變,或眼內控制晶體弧度的睫狀肌,隨年紀增長而失去力度,所造成的眼睛老化現象,容易覺得看近的東西變得模糊。

老花眼防治與護眼方式

研究提出老花眼防治,包括:要集中一個小目標注視,不要用斜視的餘光看東西。還有,經常眨眼,眨眼不會影響眼肌,而是能使眼肌經常得到鍛煉,延緩衰老。以及經常轉動眼睛,因為眼睛經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來迴轉動,可鍛鍊眼肌。

而從暗處到陽光下應閉眼,避免讓陽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電視時間不宜過久,以保持好視力。可多做全身運動,增加全身血液循環對眼部肌肉都有益處。以及應確掌握閱讀方法,看書時要舒適地坐著,全身肌肉放鬆,讀物距離眼睛約30公分以上,避免身體過於前傾。也不要在床上看書,過度疲勞時不要強行閱讀。

專家看法

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常使用電腦的工作者,可用些技巧,像是可改用較大螢幕,或者直接把字體放大,並避免將螢幕靠眼睛過近。可移動螢幕遠一些,讓近距離的視距轉為遠中視距。以及應縮短近距離用眼時間,讓眼睛多休息,可減緩睫狀肌的疲勞,延緩戴老花眼鏡的時間。

注意事項

眼睛疲累時,可以用雙手以畫圓方式,從內眼角揉到外眼角,再慢慢從外眼角按回內眼角。飲食部分,補充維生素A、B、C、E等,都有助於維持眼睛健康。而各類蔬果含有抗氧化成份,是很好的護眼食物。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癥瘕積聚指的是腹部裡面長出腫塊,患者會感到脹痛。中醫師林崇舜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癥積病在臟,通常固定不移且痛有定處;瘕聚病在腑,通常聚散無常且痛無定處。這類型患者可以接受中醫辨證論治來消除腫塊,同時也應注意四原則,以避免病好了之後又長出腫塊。

林醫師指出,第一,盡量不要讓身體受寒,如果天氣寒冷的話,最好穿著足夠的禦寒衣物,如果天氣炎熱的話,最好不要貪圖涼快而過度使用冷氣空調。此外,當身體流汗之後,最好盡快擦乾身體,以便避免吹風受涼,洗完頭髮之後也應盡快使用吹風機把頭髮吹乾。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二,患者應避免發生跌打損傷的情形,如果不小心發生跌打損傷,可以透過中醫療法來降低瘀血存在體內的機會,以避免日後形成腫塊;第三,婦女月經期間應詳細加以記錄,如果發生月經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治。

第四,飲食方面,建議營養要均衡,可以當季、當地、新鮮食材作為主要食物來源,但屬性過於寒涼、燥熱、刺激性應少吃為妙,包括燒烤類、油炸類、辛辣類、冰品類食物一定要有所節制。另外,刺激性飲料不可以飲用過量,也不適合空腹時飲用。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節退化可從檢查中發現變化。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通常骨性關節炎早期階段,多只有軟骨退行性改變時,X光片檢查可能沒有變化不明顯。而隨著關節軟骨變薄,關節間隙逐漸變窄,間隙狹窄可能呈現不均勻改變。中醫臨床上調養以補養肝腎、疏經活絡為主,並配合現代理學檢查鑑別患者關節發展。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關節退化常見於肥胖和粗壯體型的人,發生率較高。因體重超重,勢必增加關節負重,促成關節退化發生。飲食因素部分,營養不良也是誘發原因,關節軟骨內沒有血管,其營養依靠是從關節液中吸收。

軟骨的修復是靠外層的軟骨細胞分裂繁殖,以及軟骨細胞分泌基質來完成的,由於營養和氧供應不足,影嚮到軟骨細胞的增殖時,就會導致軟骨基質減少,軟骨新生不足而變軟弱,極易在負重部位發生磨損,並且病變隨年齡增長而日趨加重。

醫師指出,通常檢查部分,X光檢查正常成人膝關節間隙為4mm,小於3mm即為關節間隙狹窄。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正常關節間隙為3mm,小於2mm則為關節間隙狹窄。嚴重者,關節間隙甚至可見消失。

陳曉鈞表示,關節退化治療過程較長,可用中藥內服、外洗及用藥物熨法並積極關節功能復健。對於症狀發展不嚴重者,中醫可幫助不適症狀減輕到可接受的程度,以不影響日常生活行動。同時應配合日常預防與保養。

陳曉鈞表示,退化性關節炎預防與保養,應注意避免體重過重,以減輕脊柱及下肢關節負擔,延緩膝關節磨損與退化。還有,避免增加關節負擔的動作,例如蹲踞、彎腰、爬樓梯、走遠路等。可選擇緩和運動,增強關節周邊肌肉的力量,例如游泳、慢速行走。以及善用手杖、護膝、護腕、護肘等護具。

應減少易造成發炎飲食,動物性油脂會產生過多前列腺素,造成發炎,烹調食物應避免使用動物油,Omega-3脂肪酸食物則有助於減緩發炎;鈣質大量流失,會造成骨質稀疏,影響骨關節退化,應多攝取牛奶、小魚乾,補充鈣質及膠質,幫助保持關節含水量、黏彈性。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調節體溫與代謝廢物時都會正常排汗,屬於一種生理現象。不過,中醫醫廖偉吟表示,有些人並不是受外在環境與內在情緒所影響,而是始終都處於汗出涔涔的狀態,像這種出汗或汗出量大的人很可能患有多汗症,傳統中醫又分自汗與盜汗。

廖醫師指出,白天醒著時汗出得厲害稱為自汗,晚上睡覺時汗冒得厲害但醒則汗止稱為盜汗。通常患者的手掌、足底的汗腺分布比身體其他部位密集,因此多汗的症狀往往出現在手掌或足底,以致於病情嚴重者往往手腳總是濕漉漉。

廖偉吟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認為,白天自汗屬陽虛,出汗的過程都要靠大腦中樞、心臟血管、交感神經,若汗出太多則消耗心臟的力量,以致於造成「陽虛自汗」,像這種情況可使用強心的藥物,屬熱證可用生脈飲,屬寒證可用四逆湯。此外,還可使用玉屏風散等中藥方來加強衛表的防禦力,方中含有黃耆,可以溫分肉、實腠理,以便讓肌表腠理緻密,如此就可防止汗出過多。

傳統中醫認為,夜間盜汗屬陰虛,可分為心虛不固、心火傷陰,若是心虛不固者則用生脈飲,可酌加使用潛陽、收澀、安神的中藥材;若是心火傷陰者,需用到偏涼的中藥材,譬如當歸六黃湯,方中含有熟地黃、黃耆、當歸、生地黃、黃芩、黃連、與黃柏,可以治陰虛有火、盜汗發熱。

另外,多汗症也可用針灸輔以治療,包括三陰交、中脘、曲池、合谷、脾俞、胃俞、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有助於提升療效。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塞病常有口腔、眼睛、生殖器等部位發生潰瘍或病變的情形。不過,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這種病症相對較複雜,甚至還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除了口腔、眼睛、生殖器等三個主要患處之外,人的皮膚、神經系統、關節、消化道、心血管、肺部等也可能會跟著出狀況,民眾必須加以防範。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白塞病大多數慢性起病,全身症狀較輕微,常見發熱、身體乏力、胃口變差、頭痛、關節痛等,局部以損傷為主。在皮膚病變上,患者的皮損多樣性,包括結節紅斑、假性毛囊炎、痤瘡樣毛囊炎、非特異性皮膚過敏等皆是。

林曾翠霞醫師進一步指出,在神經系統損害上,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多半會在病後數年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較周圍神經系統來的多,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腦膜刺激症、癲癇、下肢肌無力、麻木、感覺障礙等症狀。

在關節方面常有關節炎,人體大小關節都可能受累,常為非對稱性的單個或少數關節疼痛,其中,患處以膝關節最常見。在消化道損害方面,消化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受損的情形,為多發性潰瘍,可能會有廔管形成,甚至穿孔。臨床上,患者常有右下腹疼痛、噁心、嘔吐、腹脹、消化道出血、急腹症等症狀。

心血管阻塞發病後可能累及各種動脈和靜脈,一般來說,靜脈受累較動脈多見,當大血管受到牽累時,很可能發生動靜脈阻塞、動脈瘤、靜脈曲張等症狀;肺部損害方面,通常肺部的臨床表現較少見,主要症狀為咯血,一般以男性為主。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相關慢性腎炎徵兆應注意。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表示,若出現蛋白尿或血尿持續一年以上時,可能已經罹患慢性腎炎。中醫認為,此症發病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病程時間長,症狀複雜,容易反覆發作。

中醫師王玟玲表示,慢性腎炎可經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腫瘤、遺傳、過度勞累、腎毒性藥物等原因,導致腎絲球受損發炎,並且經過數年後漸漸發生腎功能衰竭的疾病。臨床上慢性腎炎可因急性腎炎沒有治癒,慢性發展而成。或未曾罹患過急性腎炎,卻持續出現蛋白尿或血尿症狀者。臨床表現有的患者無明顯症狀,有的則見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嚴重者可見疲倦、頭暈、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貧血等症狀。

王醫師表示,慢性腎炎屬於中醫的水腫、腰痛、虛勞、血尿等範疇。病程中會因為感受外邪、飲食不節、勞逸過度、藥物等因素導致病情惡化。發病是由於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導致三焦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功能失常,造成水液代謝異常,津液及精微物質外泄而產生水腫、蛋白尿等。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中醫認為,糖尿病屬於消渴病的範疇。中醫師郭鈺安表示,根據病症的主次症狀,一般常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大類,也就是口渴多飲為上消、消穀善飢為中消、口渴且小便如膏者為下消,而陰虛體質較容易罹患這種病症。

郭醫師指出,糖尿病跟人體的肺、胃、腎三臟功能失調有很大的關連性,當肺燥津傷時,津液分布將會失常,以致脾胃不得濡養且腎精不得滋助;當脾胃燥熱偏盛的時候,往上可灼傷肺津,往下又可耗傷腎陰。

如果腎陰不足的話,則將導致陰虛火旺,這時亦可上灼肺胃,最後將造成肺燥、胃熱、腎虛等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認為,糖尿病病程拖太久將會陰損及陽,進而導致陰陽俱虛,而且久病入絡之後將促使血脈瘀阻,最後產生病情變化。

此外,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飲食不正常的人也容易罹患這種病症,譬如長期吃太多肥膩類、辛辣類、香燥類食物,就容易損傷脾胃,進而導致脾胃運化不正常,久之就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穀耗液,最後就會誘發糖尿病。

情緒異常的人可能也會罹患這種病症,譬如長期受到過度的情緒刺激,包括鬱怒傷肝造成肝氣鬱結,以及勞心竭慮等導致鬱久化火、火熱內蘊,最後消灼肺胃陰津而誘發糖尿病。

勞慾過度也可能是誘發因素之一,當民眾經常縱慾過度或勞動過度的話,將促使腎精虧耗、虛火內生,這時候火會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乾,長期下來將導致出現腎虛、肺燥、胃熱等現象,最後就誘發糖尿病。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妥善照顧的話,視力就容易受影響,因此,建議民眾千萬不要忽視眼睛的健康,平常就應徹底做好視力保健。

專家看法

護理師張素華表示,「二不三要」為基本的視力保健法,不但簡單易行,而且人人都能做得到,對眼睛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所謂「二不三要」是指不要忽略讓眼睛有休息保健的時間、不要忘記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要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

二不三要護眼大原則

一、不要忽略讓眼睛有休息保健的時間

1.建議民眾看電視的時候,時間不可以太長。

2.如果到戶外的話,最好望遠休息一下,可以多看看六公尺以外的遠物。

3.下課時間,同學可以走出教室,不要一直面對書本。

4.睡眠要充足,讓眼睛多休息。

5.經常到戶外輕鬆活動一下,尤其是到青山綠水、有綠色景觀的自然環境,建議可以多看綠色植物,對視力保健有益處。

二、不要忘記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

1.每年定期進行眼睛常規檢查。

2.如果視力檢查未達合格標準,應到眼科進行複檢。

3.配戴眼鏡要正確,最好讓眼科醫師檢查後再配眼鏡。

三、要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

1.書桌高度應以到腹部附近高度為原則,不要太高或太低。

2.看書的時候,室內燈光要打開、燈光要充足。

3.檯燈燈光要由左前方照射過來,以六十燭光左右的亮度較適宜,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剛好方向相反,應由右前方照射過來。

四、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看書、寫字的時候,姿勢要坐正,不可彎腰駝背或趴在桌子上。

2.寫字的時候,握筆姿勢要正確,頭不可以歪一邊。

3.看書、寫功課,都要保持三十五公分以上的閱讀距離。

4.每看書三十分鐘就要讓眼睛休息十分鐘。

5.不要在搖搖晃晃的公車上看書,躺著、趴著也不宜。

五、要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

1.維生素A、C、B群,具有眼睛健康所需成分,適量攝取可保有明亮好眼睛。

2.胡蘿蔔、番茄、菠菜、深黃色或深綠色蔬菜等食物,對眼睛都有保健的作用。

3.飲食不可偏廢,只要注重均衡飲食,有助於擁有健康明亮的好眼睛。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轉涼,頭皮、臉、胸口等處反覆發紅、冒皮屑,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作祟,加上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都容易誘發,屬於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

脂漏性皮膚炎誘發成因

一般認為和體質有關,也可能和皮屑芽孢菌有關係;因皮屑芽孢菌的感染。常見的成因包括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熬夜,壓力,季節交替,女性生理期,或者過度使用熱水洗臉,蒸臉,三溫暖等。過於油膩或刺激性的飲食。根據統計,有兩大年齡層族群易得脂漏性皮膚炎,一是中、老年人,約每一百個人中約有二~五個人有此困擾,另一好發群,則是嬰兒。

脂漏性皮膚炎症狀表現

常在季節交替,或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時,出現頭皮發癢、頭皮屑變多,或者是在眉毛、鼻子周圍出現發癢脫屑的紅疹。在患部出現發紅現象及脫屑,偶有黃色及油膩的皮屑。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症狀較輕者只有頭皮屑增多、頭皮癢的症狀,嚴重者會在頭皮出現紅色帶有較厚皮屑的斑塊,有些患者則會出現掉髮現象。其他好發部位還包括嘴邊、耳朵前後、胸部等為好發部位,有時也會發生在肚臍周圍及鼠蹊部。

專家看法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嬰兒因為油脂分泌比較旺盛,通常一歲以下約有四成以上比例,有脂漏性皮膚炎困擾。而成年人發病,通常與日常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免疫力下降有關;而老人容易因生病、季節變換而發作。脂漏性皮膚炎對於頭皮也可能造成掉髮影響,由於患者的頭皮容易出油,也易使毛囊發炎,一旦毛囊發炎,就可能造成掉髮增加。

注意事項

應適當調適壓力,保持心情穩定。平常儘量飲食清淡,避免太油膩的食品、香辛料及酒、過於辛辣刺激或太熱的食物。嬰兒症狀不嚴重則不須治療,使用清水或溫和洗劑清洗,水溫避免過高。成人如有明顯頭皮症狀,應就醫,避免自行用藥或抗屑洗髮精,以免使皮膚緊繃乾燥、症狀更嚴重。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臟是身體排毒重要器官,哪些食物可幫助護肝、讓肝臟更健康?加拿大營養師赫爾米特‧蘇利指出,像大蒜、葡萄汁、綠色葉菜類蔬菜、綠茶、十字花科蔬菜、檸檬、核桃、酪梨、甜菜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營養素,對提升肝臟健康頗有益處。

我們的肝臟負責很多工作,蘇利接受加拿大「赫芬頓郵報」訪問時表示,肝臟主要工作之一是在「燃燒脂肪」,將食物營養素轉化成身體所需成份,且肝臟會製造一些蛋白質、酵素,維持身體荷爾蒙平衡。肝臟也會幫助身體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清除血液中的致病菌、有害微生物。另外,肝臟還會製造膽汁,這樣食物才能充分消化。

如果一個人不好好重視生活、飲食習慣,不斷虐待肝臟,就可能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慢性疲勞、頭痛、消化道疾病、過敏等疾病風險。蘇利表示,雖然平常是免疫系統負責保護身體、抵禦外侮,不過肝臟卻能幫助減輕免疫系統負擔。要改善肝臟健康,除了注意飲食,也要避免抽菸、酗酒、喝太多咖啡、吃太多白糖,每天進行走路等低衝擊運動、補充充足水份則有助提供肝臟健康。

國內醫師看法

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洸偉表示,市面上很多蜆精、牛樟芝、五味子等保健食品都標榜可以護肝,事實上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長期臨床人體研究證實這些成份確實可以保護肝臟、減緩肝臟發炎反應。現在比較有醫學證據的是「水飛薊素」(Silymarin),這是一種苦薊萃取物,在台灣,這種成份已被當作處方用藥,主要用來改善肝臟功能,是保護肝臟輔佐藥物,需要經過醫師診斷、開立處方箋才能使用。

黃洸偉醫師強調,光靠單一食物,無法讓肝臟更健康,重要的是飲食要健康、均衡、生活作息要規律。當肝臟出問題,免疫功能就會比較差,此時最好別吃生菜、生魚片等生食,食物要煮熟再吃,以減少感染、肝疾惡化風險。像花生等食物容易含有黃麴毒素,也最好少吃為妙。

醫師提醒,當民眾發現肝功能指數GOT、GPT上升,代表肝臟正在發炎,或出現一些異常變化,最好到醫院接受檢查、診斷,以找出背後病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千萬不要在不知道病因的情況下就貿然食用一些保健食品,也不要以保健食品取代正規治療、正規用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弄巧成拙。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電腦族、冷氣房內工作的上班族容易發生乾眼症困擾,造成眼睛乾澀不舒服,影響角膜健康,應注意使用電腦一段時間就該休息一下,尤其有戴隱形眼鏡者。可配合適當補充人工淚液、熱敷,幫助預防。

乾眼症與過度使用電腦關聯

淚液覆蓋在眼球表面,雖然只有薄薄一層,對於眼球功能與健康是重要影響關鍵。淚液提供眼表濕潤和維持淚膜正常功能,才有清晰穩定的視力。若淚膜不穩定,各淚液相關腺體發炎、眼表上皮病變及不適症狀,就可能導致眼乾不適。長時間在空調環境工作,使用電腦,因為需要專注地盯著螢幕,眨眼次數容易減少,造成淚液減少。還有許多人是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處在冷氣太強的環境等,造成感覺神經不敏銳,再加上有些隱形眼鏡材質,可能會吸收淚液,都可能使得淚水分泌不足、眼睛乾燥。

乾眼症表現

當眼睛淚液的分泌量不足、分布不均,或是淚液過度蒸發時,淚液無法保留在眼球表面,提供適當的濕潤,就可能形成「乾眼症」,視力會模糊、疲勞、乾澀、有異物感,眼表面也容易發炎、缺氧,造成角膜受損。可能出現伴隨出現刺痛、灼熱感、癢、充血、眼睛黏、視力模糊,甚至淚流不止的情況,相當不適。

專家看法

康寧醫院眼科主任李文浩表示,有眼睛乾澀現象,可適當點人工淚液舒緩乾澀。平常應避免用眼過度,若需要使用電腦,應至少每5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可閉眼或看遠方鬆弛眼部肌肉。眼睛若出現異常乾澀、癢痛及灼熱感等症狀,應儘快就醫,避免自行使用眼藥水或不明藥物,以免加重症狀,延誤治療時機。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生流鼻血,應如何處理?中醫師陳曉鈞表示,可先用大姆指食指夾在鼻頭按壓鼻翼軟骨及硬骨交接處,約3至5分鐘。同時,頭向前微傾15度,不需要頭向後仰或平躺,以免使鼻血流入食道再入胃中,而引起噁心嘔吐。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必要時可以冰敷額頭鼻根,使血管收縮,加速止血。另外,可用中藥黃芩煮水冷卻後,或用科學中藥黃芩粉泡水後,用乾棉花沾濕塞入鼻孔,用嘴呼吸,鼻血也可快速停止。

日常生活保健部分,醫師指出,有過敏性鼻炎問題者,應避免吃冰冷寒涼食物,冰箱中的食物,也要退冰後再吃,才不會因寒涼過度損傷身體陽氣,造成脾肺氣虛,易引發鼻過敏,導致鼻黏膜受傷,間接引起流鼻血機會變高。還有,水果最好能在午飯後食用,避免睡前食用,否則易引起夜間鼻過敏,鼻癢,而去搓揉鼻子引發流鼻血,或造成隔天起床後嚴重的鼻過敏症狀,而易引發流鼻血。

另外,平常鼻子癢時,也不要用力去搓揉鼻子,或用手去挖鼻孔,可用冰敷,或用手按住鼻子,以減少不適感。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被耳鳴所困擾,也常常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耳鳴。中醫師林經偉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導致耳鳴的病因,通常包含風熱外邪侵犯人體、肝火上擾至清竅、痰火壅結於耳竅、腎經虧虛、脾胃虛弱等五種,可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證候使用中藥、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來加以治療。

林醫師指出,風熱外邪侵犯人體所造成的耳鳴,雖然起病較急但症狀較經微,患者常有耳內憋氣作脹、耳內阻塞感較明顯的情況;肝火上擾至清竅所造成的耳鳴,一般來說,耳鳴發病突然,耳鳴聲如聞潮聲,通常症狀和情緒有關係,常在鬱怒之後誘發或加重病情。林醫師進一步指出,痰火壅結於耳竅所造成的耳鳴,患者常有兩耳內出現鳴響,聲如聞呼呼聲,而且常常有頭昏沉重、咳嗽、痰多等症狀;腎經虧虛所引起的耳鳴,患者耳內常聽到蟬鳴聲且晝夜不息,夜間可能會較嚴重,而且聽力逐漸下降,有時候兼有虛煩睡不著、頭暈目眩等症狀。

脾胃虛弱所引起的耳鳴,患者常在過度勞動之後導致耳鳴更嚴重,同時耳內有突然空虛或發涼的感受,以及精神倦怠、身體乏力、三餐吃的少、飯後出現腹脹等症狀。

由於耳鳴病因相當地複雜,因此,治療之後可能會不讓人感到滿意,所以一般常採取合併式療法,西醫也常採取藥物治療、助聽器、耳鳴遮蔽器、耳科手術等。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膽結石是常見的膽道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的症狀。中醫師黃純慧表示,門診中發現,有些膽結石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腹痛,有時會痛到背部,當過度疼痛時還會噁心嘔吐、打嗝、發燒等症狀,等到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膽結石阻塞膽道,中醫療法常分肝膽濕熱、肝鬱氣滯兩型,依據證症進行治療。

黃醫師指出,肝膽濕熱者,通常病因跟飲食不當、外邪內侵有關,進而導致濕熱之邪蘊結在肝膽裡面,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疏泄不正常、脾胃運化功能發生障礙,通常起病較為急劇,右上腹硬滿拒按且有反跳痛、肝膽囊腫大。

患者還常有噁心嘔吐、臉部或眼睛發黃、小便黃濁短少、大便秘結或呈灰白色、苔膩等症狀,治宜清熱利濕兼通裡攻下,適合用大柴胡湯加減或龍膽瀉肝湯加木香、鬱金、大黃、茵陳等中藥材。

肝鬱氣滯者,通常跟情志抑鬱、暴怒傷肝有關,進而導致氣絡痺阻而誘發病症,患者常有右上腹輕度短暫的鈍痛隱隱,還伴有噁心嘔吐、打飽嗝、口苦咽乾、胃口不好、用餐後心窩部不舒服、鞏膜微發黃、上腹部壓痛、小便黃、苔薄白等症狀,治宜疏肝理氣,適合用越鞠丸或加味四逆散等中藥方。

避免膽結石疼痛發作,有沒有辦法加以避免?黃純慧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從飲食習慣來加以預防,飲食上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避免採取快速節食法來進行減重,以及忌菸酒、辛辣類、油膩類食物,平常不妨多吃蔬果以便防止便秘,對膽結石的預防保健有幫助。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天氣變得比較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症狀可能變得比較嚴重。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仲鼎表示,天氣變冷,下肢、末端血液循環就會變得比較差,有些退化性關節炎女性患者平常習慣用冷水洗衣服、做家事,此時特別容易出現手指腫脹、伸不直、疼痛等症狀,建議患者最好多使用溫水,以減輕不適。

吳仲鼎醫師解釋,講到退化性關節炎,多數人都是想到膝關節,很少人想到手部關節、頸椎關節等部位,事實上,這些部位也可能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如果是膝蓋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天氣一冷,很容易產生僵硬、疼痛,患者可能走路走不久、蹲下去爬不起來,爬樓梯也會變得更加困難。

不少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因為害怕關節疼痛而不太願意出門、運動。吳仲鼎醫師強調,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運動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運動,肌肉就會沒有力量,關節負擔加重,便退化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而運動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建議患者出門做好保暖工作,可在平地上健走,但盡量少爬樓梯,以免膝蓋更加磨損。

目前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方法包括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熱敷、物理治療,以及更換人工關節。平常如果疼痛沒有很嚴重,熱敷十到十五分鐘就能幫助減輕不適,但醫師提醒,患者最好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物,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說,可能影響心臟病、高血壓病情,也可能造成消化潰瘍副作用,要在醫師指示下用藥,才能降低用藥副作用風險。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旦發現,雖然有休息、熱敷、按摩,但兩星期以上症狀還是未見改善,甚至妨礙到日常生活,最好找專業醫師進行檢查、評估。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吳欣潔表示,常常頭痛的人應注意頭部保暖、防止吹到風,尤其是洗完頭髮應馬上吹乾,避免寒濕侵犯到頭部。建議有空時可按摩經絡穴位,有助於預防頭痛的發生。

吳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足少陽經主膽經是一條從頭到腳的經絡,只要常按摩這條經絡,就可望幫助人體氣血運行,進而減緩疼痛的症狀。此外,除了膽經之外,民眾也可以按摩太陽、風池、合谷、太衝等穴位,有助於提神醒腦、舒緩頭痛。

太陽穴屬經外奇穴,位在眉梢與眼尾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風池穴屬膽經,位在耳後與頸部上緣連線之中間凹陷處,因佈滿血管、神經,不宜久壓或重壓;合谷穴屬大腸經,位在兩手拇指、食指合攏後肌肉的隆起處;太衝穴屬肝經,位在腳背第一、第二趾縫上一‧五寸凹陷處。

吳醫師進一步指出,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不適症,發作的時候建議應記錄發作時間、發生頻率、頭痛型式、疼痛部位等,以及是否還伴隨其他症狀,如此有助醫師進行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